这是因为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雌雄同体作物。该品种夏季雄性不育,可与所有正常品种杂交。到了秋天,水稻又变成正常的水稻,可以自行繁殖。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
什么是杂交水稻
自然界中水稻品种很多,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如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等。
杂交水稻是两种具有一定遗传差异、优势互补的水稻品种杂交而成的。
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水稻的基因,从而提高其优点,具有更好的抗病、抗虫能力,进一步提高产量。
转基因是指利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的基因,将其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并使其重组,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特定材料。
:
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
大米是中国人民的主食。 1960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当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中,杂交玉米已经获得成功,但学术界普遍不看好杂交水稻。日本和美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均未取得成功。
这是因为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雌雄同体作物。这就像米夫妇从出生起就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只有近亲结婚后才能打开房子的门。
为了让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结婚,必须把原来的“丈夫”去掉,让“妻子”重新单身。然后找一个有远房血缘关系的“新丈夫”结婚,这样他们生产的下一代杂交水稻就会是优势最明显的杂交水稻。
这里,“单妻”为不育系,“新夫”为恢复系,原来老夫妇的品种为保持系,因此被称为三系杂交水稻。
20世纪9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神奇的光热不育水稻系,研制出不需要保持系的两系杂交水稻,进一步提高了水稻亩产。
该品种夏季雄性不育,可与所有正常品种杂交。到了秋天,水稻又变成正常的水稻,可以自行繁殖。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
在袁隆平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水稻亩产从当年不足400公斤提高到目前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水平。今年,袁隆平团队正向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冲刺。
:
中国杂交水稻对世界粮食的影响
杂交水稻在我国研制成功后,杂交水稻已成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的第一种植品种。
在中国技术团队的帮助下,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为这些落后地区的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杂交水稻也推广到了广阔的非洲大陆,大大增加了非洲的水稻种植产量。
杂交水稻的广泛推广及其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的特点,让国际粮商难以炒作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