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锌是一种绿色杀菌剂,乙硫咔唑也是一种复合杀菌剂。当作物同时发生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时,可将噻唑芬-甲硫啉与噻唑锌复配,不仅能保护作物免受细菌侵染,还能消除细菌、真菌的感染和侵袭,同时可以补充锌。

1,噻唑锌

噻唑锌是一种绿色杀菌剂,主要依靠噻唑和锌来杀灭细菌。它对细菌有效,对多种真菌也有效。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还可以补充锌营养。

噻唑锌具有保护性和内吸性,对农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炭疽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条斑病、叶枯病、穿孔病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对于桃树细菌性穿孔病,以噻唑锌效果较好。穿孔病初期,喷施30%噻唑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有良好效果。还可以补充锌来预防或治疗小叶疾病,但要注意二次稀释。

毕竟噻唑锌对于防治真菌病害作用不大。另外,其保护作用较强,但治疗和根除效果较差。

当农作物发生真菌病害时,应与其他真菌杀菌剂混用,可增强效果,扩大杀菌谱。如偶氧芬甲硫啉等。

2,唑醚-甲硫灵

甲基托布津也是一种复合杀菌剂,由唑菌胺酯和甲基托布津组成。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丙烯酸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作用,也是一种抑菌剂。

对大多数真菌有效,主要抑制孢子萌发和叶内菌丝生长,但仅限于局部内吸活性。

对白粉病、炭疽病、立枯病、叶枯病、早疫病、叶斑病、菌核病、黑星病等有特效。

然而,有一件事是唑菌胺酯的保护作用比杀菌作用更强。最好是在疾病的早期就用药,是可以治疗的。

因此,唑菌胺酯与内吸性强、治疗作用强的杀菌剂混合使用,可以全程有效对抗病原菌。所以我选择了甲基托布津。

甲基托布津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基托布津,有时也称为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进入作物体内后,部分转化为多菌灵,可发挥多菌灵的杀菌作用,导致病原菌死亡。另一部分影响病原体孢子的产生、萌发和菌丝生长。

对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花腐病、褐斑病、灰斑病、轮纹病、褐腐病、黑穗病等病害有特效。

偶氧芬-蛋硫啉具有杀灭和根除多种真菌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全程阻止多种真菌的感染和繁殖。

【总结】

当农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同时发生时,噻唑芬甲硫啉与噻唑锌可以复配使用。混合后,不仅能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感染,还能消除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和暴发。同时可以补充锌,这是可行的。